‹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go 回复: 0 | 浏览: 886 |倒序浏览 | 字体: tT

Rank: 1

经验值
15533  
爱心活力豆
0  
宝宝生日
2010-02-04 
地区:
高新区
街道:
楼主
发表于 2015-4-22 16:27 |只看该作者 | 最新帖子 | 查看作者所有帖子 | 发短消息 | 加为好友 | 字体大小: tT
6 s: B7 E4 b, c* B2 n7 \
“放养”一度是种很火的教养方式。一般对这种方式的解释均是:让孩子回归到更自然的成长环境中,给予孩子尽可能的自由,将选择权交给孩子,减少来自成人等外部世界的管束、催逼。
3 x4 x3 d; @; Z* J
1 Q7 X- |# t5 b7 Y) N! j1 |$ Y看起来,的确很美好。
9 s. }; i7 c. W1 ^8 S/ [5 F" Z! G3 G1 ?7 n: T1 a6 k8 N; c" q
但是近来,对这一教养方式却陆陆续续开始出现了批评之声。于是,在“放”与“不放”、“管”与“不管”、“自由与规矩”之间,父母们困惑了。1 w7 V9 j7 h+ N& g6 u8 s
9 p" `" h" ?: ?1 O$ ]& }/ ~& ^" L
当初,为什么会迫不及待地选择“放养”?
% Z# K) k/ Q3 P5 @4 s# O4 i
8 E0 J% ]$ j4 ^# s1 d0 g“放养”这一概念刚出来的时候,很是流行。尤其是很多高知父母,对这一育儿方法趋之若鹜。* ^2 ?( f, ^3 Q$ _# W. I7 L
/ w  v: d, |# I& R% {3 g0 Z
究其原因,年轻父母们是对自己亲身经历过的灌输式教育,有太多的不满与抵触情绪,甚至或多或少对社会和体制怀抱了一份怨念。- v- X, h4 W1 F  R2 w- r

4 _7 c3 g: o9 Y% n: S% f0 ?) f; H作为“独一代”,他们曾经历过太多的严厉管教与催逼,承受了太多考试与升学的压力,失去了太多的自由和自我,最后又体验了太多进入社会以后的迷茫和失落。
  m. L0 R: f" k+ y# D8 J2 H5 }/ H/ _2 [9 |
既然有着这样的负面印象,做了父母后,“放养”概念乍一进入视野后,就很容易引起了他们的共鸣和追捧。
8 L/ d) w( Q& P( d# a  e$ s8 }! t
- a8 P3 C+ v5 O现在,我们为什么会对“放养”产生疑虑?
$ x: L5 @& d) r9 d) F( O" V$ B: l' F. I1 `3 O9 N7 v' Q- B
原本“放养”概念被提出之时,的确是有益孩子健康发展的。然而,由于理解上的误差,在实际教养中,却悄悄地走样了。很多孩子被养成了缺乏规则、无法无天的小霸王,或者成为散漫、缺乏好习惯、对现实环境适应困难的孩子。
% ~! E1 O! @, O3 x7 {7 i# N
) I" o$ r7 _8 S! S) A0 {3 j于是关于“放与不放”、“管与不管”、“自由与规矩”的争论就开始了。
2 I" n6 t& c, y) d" [
+ }' W* |1 `2 x1 z- G3 X细看那些践行“放养”却最后走样的父母,大致分为两类:
8 T! g6 y% J9 f; d: m
- E$ N3 ~) y. [  f" g" L" W4 K第一类父母,基本上是带着情绪从一种极端的教育方式底下出走,又怀着冲动走入另外一种极端的教育方式的。  Y8 V  i* m4 I/ p$ T

2 k1 C5 b2 |( r% g( |原来他们是被管的太多,最终失去了自我;现在他们的孩子,是被管的太少,而使得孩子的自我一直处于游离状态。/ d" H# F+ X* P$ a5 A! h9 T' \

  d9 s: o. p! @% k/ \' G8 f, J这些父母大多把“放养”理解成为了“放羊”。给孩子足够的自由,自己做甩手掌柜,完全未实现父母应该起到的引导、支持孩子成长的功能。
, m' u# _- p+ A6 }' B  ?. D% @: O. V" G" g: ?
像野草一样长大的孩子固然是自由的,但却过了头。就像一棵植物一样,因为未经过必要的修剪,他们大多失去了本该成为栋梁的机会。: J* f# e8 y( N
6 `: I: Q7 p# w0 d! I4 t' x
第二类父母,倒是喜欢琢磨的一类人。她们还会在网上看很多育儿知识,或者买买相应的育儿书读。
/ L& n# [! N9 w  E5 a$ o
- S$ p& m6 J# R" T% A. F; F只是因为这些东东西西过于零散的知识,往往难以形成科学、完整的体系,父母在学习、理解、消化、及至执行的过程中,很容易一知半解。% I5 d9 V" Q# C% _/ g

6 i9 k: U4 V4 {) w譬如知道要“接纳”孩子,于是当孩子开始挥舞拳头往大人身上锤的时候,也仍然予以“笑纳”;或者孩子有任何需求,都无条件满足,包括物质需求等等。' Z" r7 W% O0 i2 M

& V; Y0 W9 V& |( B5 R3 d这会很容易惯坏孩子。因为没有体验过必要的拒绝、延迟满足训练、对规则的适应等,一旦这些孩子走上社会,就会感觉到举步维艰。1 |; F& z9 R4 m3 O, w! `

1 T" Q  Y2 C1 A7 ^9 O; _其实“放养”并没错。关键是要科学“放养”,即把握好“放与不放”、“管与不管”、“规则与自由”之间的度。
# _7 [) ^0 t- L) C& h
1 r2 d9 m2 o* j$ L+ h* S0 T% _下面是我对科学放养给出的几点建议,供父母们参考:
2 y( `9 Q8 q  ]7 K! ]9 S2 t' p' _* @$ F6 ?# u+ ]. U
1、可以放开手,让孩子们去玩,但是父母必须要负责为孩子提供更科学、合理的玩的素材。
0 Y6 O. o9 ]* j4 W# i6 {1 k% m
2 w& Z$ F' r2 ^譬如对于孩子的跑、跳、爬、瞎折腾等,都不过多限制,提供给孩子广阔的玩的空间,但是若玩中能针对孩子的内在发展需求,给予合适的引导和刺激,就会让孩子在玩中吸收到更多营养,如促进认知、学会协作、体验到美育和心灵滋养等等。
/ j, J& S- R$ d( ~3 z
* P% X7 g; j3 o/ Q' ?# }3 K  d- G/ R9 V: ^3 ~3 B6 M
这样科学玩大的孩子,无疑要比那种缺乏大人陪伴与引导、独自疯玩的孩子,发展得更充分,也更容易适应接下来的各种学习任务和挑战。6 c+ G3 w* c- n- n

4 r# K8 ]. G1 H2、可以不管原本属于孩子自己的事情,譬如吃饭、穿衣服、学习成绩高低、选择什么作为自己的兴趣爱好等,就让孩子按照自己的意志去体验,去做选择,并独自承担自己选择的结果。/ L* _# N+ p2 E4 s- S: j. r

) z& Y9 k3 ^. t" G2 e6 U: G但是,有一点,父母必须要用心为孩子提供做选择的机会和范围。5 o9 y! V8 {0 x1 M

+ ?8 s5 \3 z- h! o5 O比如,不强迫孩子上兴趣班,也不强制孩子必须不能放弃某个特定的兴趣班,但是你却最好能够提供给孩子接触这些兴趣班、探索这些兴趣的机会。% b, _# G7 g0 C! E
1 \/ k) v( p3 [' f
假如根本不曾接触过,那么连选择的权力都不曾得到,其实并不是自由,而是贫乏和局限,这会极大限制孩子们的发展可能。
+ v6 H1 X  x, X' l2 Q1 k4 _: h+ k3 H7 |- I
3、可以无条件接纳孩子的情绪、情感,给他们表达的自由,但是必须要对他们的行为设立规矩。2 z0 p0 V: i7 U0 q9 m
/ {; m1 @6 R0 i. w9 r
前文提到一些父母过于无条件“接纳”孩子,以至于对孩子的不当行为也照单全收。这是绝对错误的。
$ T3 l2 |( P! I; s; w7 @
* _8 B" w( _1 @+ N7 P孩子必须要社会化,需要学会必要的行为规范,养成一套好的生活与学习习惯,因为在他们长大后,还有很多重要的课题要面对。( J, k1 s" s  @5 @, K+ g' r
9 M- r1 P7 T  m7 J8 k# R
也许你会说,我的孩子将来要出国,国外自由。那么你可知道,国外中产阶级家庭的孩子,他们其实有着更为系统的、有规划的、充满规则的成长环境?
3 g1 M) s: v% Q3 c( B# r- c
. r2 O! K- C2 l无论将来做什么,我们必须要帮孩子习得适应现实环境的能力。要让孩子明白,有规矩的游戏才更好玩,有规矩的人才更自由。& n4 D2 I) ^$ x  R& I5 T

# {+ X/ W; T9 D+ Q既要给孩子玩的自由,又不能让孩子的探索沦为浪掷光阴的傻玩;
7 N) L0 P8 s: K0 a' J+ [; h
3 u$ t/ g) g9 I& l' N) G  D既要允许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主”,鼓励孩子自己做选择,又要为孩子提供一个丰富的、可靠的选项;
# |$ a5 c. E, u( F$ x( ~
. v+ W6 e2 Q+ Z* z既要在孩子哭闹、情绪失控的时候给以理解、包容,又能够从孩子的情绪中跳出来,给以孩子必要的引导,教会孩子纾解情绪的方法,以及正确的行为处事之道。
. X2 c& _( Q: Z2 J- e- m% g5 c; J( |! e, B/ y0 V! Z# e
总之,“放养”无罪,关键是要科学理解和践行这种教养方式。1 ^9 w% `* {8 m: N

: u  N3 R! ]5 P; b父母需要学习把握其中的度,让孩子能够在现实的学业与生存压力下,仍然保持一颗自由的、富有能量且笃定的心灵,而不是飘摇、缺乏目标感、散漫,像浮萍一样活得随意又盲目。
7 u5 L( Q- P& a" }. z/ ~# w9 Q+ l
. P9 [9 g7 R- O# H3 r3 L$ N

‹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放养”孩子的3大原则,0-6岁孩子父母必读
快速回复

广东省通信管理局互联网清理整顿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20220217粤ICP备09174648号粤网安备案号:4406043011547公安机关备案号:44010602000111Copyright 2004-2017 盛成科技 All Right Reserved版权所有    版权保护投诉指引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 电子营业执照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粤网文[2016]7051-1702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电话:020-85505893/18122325185 举报邮箱:kf@mama.cn 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中国互联网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kf@mama.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