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go 回复: 0 | 浏览: 638 |倒序浏览 | 字体: tT
童妈

硕士

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

经验值
207751  
爱心活力豆
70  
宝宝生日
null 
地区:
雁塔区
街道:

Medal No.11

楼主
发表于 2011-9-23 18:48 |只看该作者 | 最新帖子 | 查看作者所有帖子 | 发短消息 | 加为好友 | 字体大小: tT
【转】
. b8 ]7 k2 z% h9 ^6 Q8 e 从事幼儿教育已有二十年了,每当一个新学年开始,迎接新生家访时,总遇到这样的情况,不少家长喋喋不休的说:我的孩子,遇到陌生人或在人多的场所时,害羞、脸红,不爱说话,不敢表现自己;在很多事情上常表现得畏惧、退缩,不愿主动去尝试,不能表达自己的想法和观点等等。国家自然基金课题的一项研究中,对三――四岁孩子的父母进行了访谈。其中的一个问题是问父母,“您认为自己的孩子在发展过程中有什么问题?您对孩子有什么担心的?”有许多父母都提到的一个共同担心的方面:觉得孩子胆小害羞,不爱说话,担心孩子的这种性格适应不了将来激烈竞争的社会。这种胆怯的性格对于在当今激烈竞争的商品经济社会中发展来说的确是一个障碍。/ L9 [2 n. E* a# R! x! n4 }) k+ d4 s
    胆怯俗称胆儿小,是很常见的一种心理反应,也是一种个性特征。胆怯是人类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为适应环境而逐渐形成的,是人类本能的一种防御反应,目的是为了保护自我。由于旧的教育桎梏,我们以及父辈们,很多人都不愿当众讲话,也不敢当众讲话,害羞、胆怯。在独生子女中有一定的代表性,即使在成人中也很常见,只是成人更善于掩饰罢了。为什么儿童会表现出胆怯、害羞、退缩呢?下面我们就探讨胆怯形成的原因。
% ^: ^& r/ T2 N5 F! Z    一、胆怯行为形成的原因
+ f) E! F6 e3 {- i    (一)生物遗传因素的影响- @# M# J( U% k2 g" q
    凯根考察了抑制型-非抑制型儿童的生理指标。结果发现,行为抑制儿童和非抑制儿童相比,前者表现出更大强度的肌肉紧张和更高水平的唾液、肾上腺皮质激素的分泌,而且心跳更快等等。可见,行为抑制性也有一定的生理基础,抑制类型与非抑制类型的儿童的生理反应是不同的。
- `6 h7 T4 x0 l9 ~& Q! \; U    另外,我们对这些胆怯的孩子进行家访时发现,有的孩子的父亲或母亲也是害羞、脸红,不爱说话、退缩、不爱与人交往的人。当我们问孩子害羞的原因,孩子的父亲说,他小时候就胆小、害羞。现在由于现在工作的原因,胆小、害羞的性格有了不少改善,类似这种情况还有不少。
: J- @6 H# ], [9 W: _    (二)环境因素的影响1 c) h7 i0 T# E
    1. 社会文化因素:环境因素中的文化因素对人的行为的形成起了很重要的作用。在中国社会文化中,几千年的儒家思想要求人们克己谦恭,服从权威的专制和领导,所以谨小慎微、对人谦恭、事事谦让退缩往往被认为是好的品质。这种几千年的文化底蕴对人们观念的影响是根深蒂固的,难以改变的。社会文化对个体行为的影响需要一定的媒介来传递,这个媒介可能是儿童早期社会化最重要的场所-家庭,通过父母的目标、观念、对儿童的期望和教养反映出来。
6 l5 ~: ]: F0 E6 ?) `4 M4 I    2. 父母教育方式:父母采取那种方式对孩子形成胆怯的行为所产生的影响呢?我们认为:一方面是父母过于严格和要求过高 。我国现在由于实行了独生子女政策,父母“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情异常迫切,于是他们对孩子的控制和干涉就更多,这样的父母培养出来的孩子做事情谨小慎微,不想自己作出任何决定,在面临一定难度和风险的任务时,往往退缩不前。另一方面是父母过多保护和代替。由于每个家庭只有一个孩子,父母对孩子又是宠爱备至,关心和保护过多,孩子缺少了锻炼自己独立处理问题的能力,也不能感受到由于自己完成了一些任务而获得的自信。当然,除了父母和家庭这个重要的环境因素之外,还有幼儿园以及社会环境因素对孩子形成胆怯的性格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7 D9 _) ?* m9 o/ }- n{page}
& s) T- t% b6 q8 X3 D    二、如何帮助孩子克服胆怯' _1 ^$ C9 n* e/ U
    (一)幼儿园应该做的
' q4 u1 @( u+ v2 o6 D    教师应该耐心地帮助孩子,使孩子会从教师的话语中、行为中感受到关爱和信任,这对孩子消除自卑非常重要。
" y4 ?3 @- H9 l1 p- n    1. 我们要消除孩子的胆怯,需多鼓励孩子。老师要多给那些胆怯的孩子必要的关怀。开始,孩子只要有一些进步,都要给予热情和真诚的鼓励,孩子最相信老师的权威,最相信老师的评价。所以,老师的帮助就非常重要的。而且老师要经常关注孩子在幼儿园的表现,帮孩子重建自信,主动叫他回答问题,还要用赞赏、默认的眼光看着他,这样,孩子在老师的不断表扬和反复鼓励下,产生被认可、被接受的感觉,增强了大声讲话的信心,有助于消除讲话时的紧张感,从而克服胆怯。' X/ y  ?* s( r' N* T
    2. 用多种方式引导孩子。教师要积极创造一种轻松、欢快的氛围,如区域活动、娃娃家等。在这种氛围中,孩子的个性可以尽情展露,也利于他讲话、笑闹、蹦跳,无所顾忌。还有利用角色游戏,能让孩子理解自己在日常生活中所能扮演的角色,因势利导,避免用枯燥乏味的说教。/ R; o) J" ^2 }- [# U" |  K
    3. 培养孩子的责任心有利于克服胆怯行为。我们不必事事抢在孩子前面,不必把他们照顾得无微不至。我们可以明白地告诉孩子他们应负责的范围。逐渐让孩子担负起一定的责任,把责任的接力棒传到孩子的手中,如:值日生。" r/ A: C2 ^, s% ~  f! a
    4. 有的孩子仅能在很小的范围内自由发言。在课堂上或公共场合总是怯场。老师一叫,就紧张得发抖,以至说不出话来。对这些孩子来说,不能指望他一夜之间就能改变自身的弱点,成为一个善于讲话、敢于讲话的天才。办法只能是:告诉孩子,对提问不要那么紧张,说错了不要紧,不要怕被同伴嘲笑,因为人都有回答错的时候。教师还要告诉其他孩子也不能指责、嘲笑胆怯的孩子,因为孩子已经面临困惑,这样做只是雪上加霜。* j# |% o+ d1 k: ~+ j( H5 r% v
    (二)家庭应该做的
' z( u% h3 d: r3 R$ U    家长需要站在孩子的立场,用孩子能够接受的方式来对待他们,用孩子的标准来判断衡量他们。作为父母,应该有信心帮助孩子。- Q) x! k) N& m) z6 g* n
    1. 克服过分地溺爱孩子,包办代替孩子的一切:胆怯的孩子随时把家长作为“护身符”孩子一遇困难首先想到的不是如何克服、战胜,而是用家长做“挡箭牌”。有的家长听到雷声就立即把孩子搂到怀里,嘴里不停地说:“别怕,妈妈在这呢!”生怕电闪雷鸣把孩子吓住。但有的家长却不然,他把孩子叫到身边告诉他闪电雷鸣不可怕,而是一种自然现象,同时给孩子讲了许多科学道理。此后,胆小的孩子似乎变了,因为他懂得了科学,并知道应该怎样去科学地分析问题了。# w. ~, b  l7 x: c, J
    2. 将孩子说出来的这些胆怯表现记下来,而后加以分析:看看哪些是情景性胆怯,哪些是非情景性胆怯?首先,让孩子平静下来,说出都有哪些胆怯。是怕生人,是怕黑暗,还是怕孤单,抑或是子虚乌有的鬼?探析胆怯的根源。美国心理学家乔 纳森•奇克在其《征服胆怯:个人方法》一书中指出,2/3有情景性胆怯心理的人,一旦找出原因,就能找到建设性的良方对症下药。" h+ `) z4 v% t. U7 T
    3. 互换角色:很多孩子胆怯,担忧的是自己的表现,怕在众人面前有让人失望的表现。这种情形怎么办?美国专家建议,胆怯者不妨假设自己是剧中的某一角色,只是在舞台上表演角色性格。当这样假设时,胆怯感就会减少,逐渐消失。父母可以和孩子互换角色,让孩子当“父母”或“老师”让孩子体验成人的辛苦和口吻,这样很快克服种种顾虑,与父母交流了对他重要的各方面问题。  c& t" h6 Y5 D- y$ ~, Z; u1 I. F: j8 S
    4. 做好准备工作:如果孩子要陪您赴一个约会,应先告诉孩子来客有哪些,怎么称呼他们。教会孩子一些待人接物的技巧,如会见一个未曾谋面的人时,应先弄清他们的背景。待开始谈话时,他便会感到自我控制能力较以往大为增强了。另一项有效的准备是,寻找一些兴趣、爱好、年龄相同的孩子,谈论自己熟知的内容。有了这种交往基础,更大范围的交往也不会令孩子胆怯了。
3 Z2 |) q( i, Z7 d% [    5. 给孩子提供或创设有较多游戏伙伴的机会:父母们应该尽量带孩子去一些有较多游戏伙伴的地方,如利用节假日带孩子去游乐场、公园、动物园等孩子比较多的地方,引导孩子主动与其他小朋友结识、玩耍。请邻居或同班较熟悉的小朋友到家里玩。
& M" `$ g6 V5 R3 C' o    6. 不要对孩子要求过高,约束过多:常常把孩子的行为不自觉地与成人心目中理想的模式相比较,如果孩子达不到父母理想中的目标时就横加指责。我们应该给孩子一个宽松的环境让孩子自然地成长,而在必要的时候再加以适当的引导。现在许多家长希望自己唯一的孩子能成龙成凤,把孩子当作自己的寄托,想尽办法为孩子提供各种辅导班,结果父母弄得疲惫不堪,孩子却不感兴趣,把原来的创造性和兴趣都给抹煞了。* N$ K/ ]' g/ ~/ C- c1 U
    要克服孩子胆怯的性格需要循序渐进,因为胆怯的性格不是一朝一日形成的,因而想要克服它也不能急于求成,所以教师、家长朋友们一定要要善待孩子弱小的心灵,尤其是对那些胆怯内向的孩子来说更是如此,帮助那些胆怯的孩子们,让他们尽快的走出胆怯的禁区。
3 b% X! h6 Q$ A7 k. s( B! q
‹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如何帮助孩子克服胆怯
快速回复

广东省通信管理局互联网清理整顿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20220217粤ICP备09174648号粤网安备案号:4406043011547公安机关备案号:44010602000111Copyright 2004-2017 盛成科技 All Right Reserved版权所有    版权保护投诉指引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 电子营业执照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粤网文[2016]7051-1702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电话:020-85505893/18122325185 举报邮箱:kf@mama.cn 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中国互联网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kf@mama.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