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长安长 于 2011-7-13 11:55 编辑
) E; J( a1 D6 \1 m9 b5 C1 R/ l! ]8 O
大多数家长对于孩子的学习很关心,孩子对于自己的学习是繁琐,当孩子和家长选择学习绘画时动机都很本真,希望在寓教于乐的绘画中让孩子学会一些问题,教师能发掘一些问题,家长能得到一些问题,而其中的孩子、教师、家长各自心中都怀揣着答案。 通过已知和未知的生活经验,孩子们在绘画过程中往往都是表达着自己真切的感情,然而还是有家长更多关注的是孩子是否完成了这张画的要求,是否认真的把画面表达的很到位(很像),是否画面更加的精益求精?我们说现在的孩子,已然不像我们小时候那样,在家长的臂膀下,自由快乐的去玩耍着自己想要的游戏和自制的玩具,而更多的是在家长和教师的教条主义下严格安排着孩子们的快乐,在当下社会的大家庭中,显然个体家庭缺失着“暖性教育”。 所以在这过程中,孩子们的快乐更多的是被动的去接受,有些孩子本能的也更愿意隐藏自己真实的情感(话语和肢体语言),而此时的绘画则是孩子们情感表达的最佳渠道,能真切的表现孩子们的所感所想即他们的喜怒哀乐,画面中涂画有序或无序的一根线、一块颜色都是孩子记录自己感情的真实写照,自画像的涂画或许能从一个侧面更好的贴近孩子。列出所上的课件,用意在于对于学龄前的家长相互间能有一个更好的沟通、理解和探讨。在此有几个概念先给大家列一下: 学龄前:一般把3-6岁称为学龄前期,这是一段对孩子智力发展很重要的时期,是练习口语,发展形象视觉,学习书面语言的关键时期。 自画像:简而言之就是为自己所绘的肖像作品,称为自画像。雕塑家类似的创作则称为自塑像。在西方绘画传统中的自画像,于文艺复兴时代为人瞩目。当时,艺术家被视为优秀乃至卓越的个体。独立的自画像的出现,常与给予艺术家的这种巨大肯定相联系。这一时期亦有大量的自画像涉及作画者之外的他人。这其中,有赞助人,或是夫人子女。亦有艺术家在画幅中纳入友人、情人、老师、学生、模特甚至死神。 心理暗示:是指人接受外界或他人的愿望、观念、情绪、判断、态度影响的心理特点。是人们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心理现象。它是人或环境以非常自然的方式向个体发出信息,个体无意中接受这种信息,从而做出相应的反应的一种心理现象。心理学家巴甫洛夫认为:暗示是人类最简单、最典型的条件反射。从心理机制上讲,它是一种被主观意愿肯定的假设,不一定有根据,但由于主观上已肯定了它的存在,心理上便竭力趋向于这项内容。我们在生活中无时不在接收着外界的暗示。比如,电视广告对购物心理的暗示作用。 如上面我所叙述,教师是发掘一些问题,结合学龄前的孩子创作自己的自画像提出以下问题仅供参考: 1、孩子平常是否喜欢用这些颜色(最喜欢哪些颜色)? 2、孩子是否经常接触这些颜色(如吃、穿、生活用品等)? 3、孩子平常看到哪些颜色是让他(她)高兴或是不高兴? 4、孩子在近期是否遇到(听到)很多高兴或不高兴的事? 5、孩子是否经常和家人聊天,是主动的还是被动的? 6、孩子平常是否关注自己的穿着打扮(形象)? 7、孩子平常习惯性的动作及言语是什么? 8、孩子平时对生活中哪些形状的物体感兴趣? 9、孩子平常是否向往户外的运动和游戏? 请家长朋友们结合本次孩子的绘画作品仔细阅览,或许对你、对于孩子会有更深刻的了解。 部分孩子作品(三岁半-六岁)
. ?- v: ?2 l# m5 z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