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go 回复: 0 | 浏览: 298 |倒序浏览 | 字体: tT

Rank: 1

经验值
6211  
爱心活力豆
0  
宝宝生日
1997-02-26 
地区:
未央区
街道:
楼主
发表于 2016-5-20 09:47 |只看该作者 | 最新帖子 | 查看作者所有帖子 | 发短消息 | 加为好友 | 字体大小: tT
本帖最后由 安妮花阅读馆 于 2016-5-20 09:55 编辑

【安妮鲜花】不能错过的英语启蒙(5):背下来的句型为啥不管用(下)
图文/安妮鲜花

前面我们说的两种截然不同的输入方式,其实反映的就是中文思维和英语思维的问题。
  一说英语思维大家可能会觉得很神秘,有些人甚至会觉得英语思维高不可攀。



英语思维怎么理解

所谓英语思维,我的理解就是见到英语,能不经过大脑的英汉翻译过程就直接反应出英文意思怎么反应呢?这需要大脑中有与事件情境相对应的大量现成的英文表达。确切地说,是一见到某个场景,脑子里就有一整句话出来,逆向过程也是如此。

1.webp.jpg


这种对应需要在生活中或者在看动画片、读书的过程中积累。在中国没有现实的英语语音环境,那就要依靠图书、影视资料来建立这种对应,这也是我们提倡看动画片、看国外原版儿童图书的原因。

动画片、原版绘本及分级读物中夸张有趣的图画能帮助孩子理解故事情节,并且反过来让孩子体会单词的意思——用图画或场景而不是中文来体会句子、单词的意思,这正是锻炼英语思维的开始。

看动画片就够了?

有人说中国人阅读好,所以解决哑巴英语应该从说入手,看动画片就够了,没必要让孩子阅读。

其实,如果看看国外的原版书就知道,太多的用法我们从来都没见过,中国人所谓的阅读好实在只能说是应付阅读考试好。

2.jpg



而实际生活中的阅读能力,中国大学英语六级考试的优秀标准也不过是国外三年级孩子的正常水平。动画片再怎么看也是有局限的,阅读能力才是语言能力的根本。

前段时间安妮应邀为国内一家权威出版社做了一段中英文结合的配音,我观察她中英文的输出情况就很有代表性。

英文部分,她可以不用准备,一次读出来就直接能把停顿、情感处理得很好。而中文部分,她基本上都需要把一句话拆分再组合,反复多次才有感觉。
需要说明的是,安妮的中文和英文口语水平相当,在平时用中文说话的时候绝对不会有表达不清楚的问题。

所以,这次中文输出暴露的问题,实际上是阅读量和对语言理解的问题。安妮英文的阅读量是中文的200倍以上。熟能生巧,绝对是真理。

阅读对语言地位的影响

其实安妮四岁以前中文处在绝对主导地位,所以中文的口语表达没有任何问题。而她四岁以后到加拿大,中文阅读一直没有真正开始,所以英文反超中文。这恰恰说明了阅读对语言地位的影响。

回国后,有个朋友带九岁的孩子来我家,和朋友说起孩子的英语学习时,我顺手把一本小宝读的一级读物给那个孩子读。

3.webp.jpg



读完后,妈妈和孩子异口同声地说,这本书太简单了!她们理解的简单,是这本书的单词我都认识啊,我都知道中文意思,整个故事我也都明白,没有生词呢!

而我听到的阅读,基本上是一个词一个词地蹦着、磕磕巴巴读完的,没有任何流利性可言。
另外一个孩子,英语成绩很好,但是拿到原版书之后,就要准备一本词典,然后把不认识的词全部查出其中文意思,再把全文翻译写在本子上,最后说,我读完了。

4.webp.jpg




这样读一本书太花时间,所以一起拿回去十几本书,读完这一本,其他的就不肯再读了。
中式背英语单词的方法,已经严重影响到了孩子的阅读能力。孩子根本就不会读英文书!
 
死记单词、句型,孤立地学习语法,目前已经成了制约孩子综合英语能力的一大问题。语言就其本质而言,是为了运用。

句型、语法是对语言现象的总结,学习任何一种语言,都是语感在先,语法在后。

对于英语非母语的学生,学习语法是必需的,关键是什么时候学,怎么学,学了之后怎么用。
                                                                                                                                           (完)





‹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安妮鲜花】不能错过的英语启蒙(5):背下来的句型为啥不管用 ...
快速回复

广东省通信管理局互联网清理整顿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20220217粤ICP备09174648号粤网安备案号:4406043011547公安机关备案号:44010602000111Copyright 2004-2017 盛成科技 All Right Reserved版权所有    版权保护投诉指引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 电子营业执照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粤网文[2016]7051-1702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电话:020-85505893/18122325185 举报邮箱:kf@mama.cn 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中国互联网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kf@mama.cn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