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阅读权限
- 100
- 精华
- 2
- 注册时间
- 2010-9-2
- 帖子
- 757
- 积分
- 6679
 
- 经验值
- 6453
- 爱心活力豆
- 2
- 宝宝生日
- 2008-12-18
- 地区:
- 未央区
- 街道:
- 未央区
|

本帖最后由 m天一 于 2011-12-1 14:39 编辑
要写正文了,突然觉得这个题目有点大了,儿子三岁生日快到了,但其实没想写什么,只是想写写他最近的表现什么的,留个痕迹。至于三岁生日,就让它那么淡淡的过去吧。就像这几天儿子吃的西瓜霜一样,淡淡的粉红,淡淡的薄荷味,淡淡的药味,比金嗓子喉宝讨人喜欢。
写这篇文字是缘于刚才找手机,因为我的手机基本处于空气状态,所以只有在晚上睡觉前才想起找它睡着听歌用,找来找去就是找不到,拿固定电话打,好半天才听见铃声来自儿子那深邃的玩具筐里,赶紧翻,发现里面除了玩具,还有很多平时放在茶几上的物件,遥控器什么的,捡起手机 ,不由得笑了。
家里人都知道儿子和他爹一样是个不折不扣“吃软不吃硬”的主儿,所以只要你给他讲清道理,好好说,他会非常乖,他的乖巧听话超过他的年龄和控制力。就说每晚收拾玩具这事,跟他说他每天晚上要去床上睡觉,要回家找妈妈,玩具晚上也要回家啊。所以,只要准备睡觉了,我就会有意无意提醒他一下:“儿子,要睡觉了哦,玩具”。他就会在喝完奶之后一边瞅着《动漫世界》里的动画片,一边一件一件收拾玩具,有时候我以为他都该忘记了,但是只要提醒过,他都会记得去收拾。慢慢的,收拾东西的习惯延伸到收拾别的东西,比如我放在桌子上的碗,他会不吭不哈的端去放在厨房灶台上,我随手放在电脑旁的润喉糖,他会在睡觉前放进放药的抽屉,他对家里什么东西放在什么地方比他老爸清楚地多。每当我看见他小小的身影在房间里走来走去收拾东西,心里都很温暖,不一定男孩子就要粗犷就要没有章法,男孩子也要井井有条。
要说儿子的懂事,单就吃零食这个事来说,小孩子成天哭啊闹啊就是为了一张嘴,能吃不能吃都要吃一下,但是他吃零食,大部分时候是我主动买给他的,比如饼干啊、小小酥、好多好多鱼这些,还有姨姨们买给他,出去有时候要,只要讲清楚家里有或者不能吃,就不会再要了,有时候想给他买几种零食拿回家慢慢吃,他都是只要一种、一袋,绝不多要。回到家洗好手准备吃,我都会给小盘子里倒出来一点告诉他这是今天的量,吃完不能再要,后来慢慢他自己养成习惯,想吃什么了就会跟我说:“妈妈,你给小盘子里倒一点,我吃完就再不吃了”,有时候我忙就连袋子给他,他坐在小凳子上自己吃,总是吃一小半就拿去放在零食盒里,常常我一边忙着一边看到他自己给零食归位,心中颇感欣慰。这个孩子教育起来真的不用太费事。
再有就是敏感了,这点倒是遗传了我或者说我身后那个大家族的习性了,也和孩子懂事后的生活环境脱不了干系。比如今天下午,他正端坐在电脑前看动画片,突然就转过头来吸哧吸哧快要哭了,我第一反应赶紧去看电脑上是不是又有什么躲藏、追杀、结束、告别这样的画面或者大型动物和怪兽,没有;然后伸手摸他的头,不烫;搂过来问你肿么了,儿子看着我的脸,眼泪瞬间从眼睛里流出来:“我想爸爸了,我要爸爸回来”,好一阵心酸,“咱不想他,他回来又不陪小狗儿玩儿,光是看电视看电视,妈妈陪着小狗儿就行了”,“我就要爸爸回来”,啜泣变成了嚎啕,我该说什么呢,只能把他紧紧抱着。其实孩子的爸爸我个人觉得是不称职的,看上去是不称职的,当然相信他是爱孩子的,非常爱,他本身就是个喜欢小孩子的人,重感情的人,可是每次在我们娘俩的期待中回家后,他为我们做的实在跟不上我们的情绪,要不就是接电话,要不就是站在阳台抽烟,更多的就是窝在沙发里从早到晚盯着电视,等着吃饭,等着洗澡,等着睡觉,等着回单位,长久下来,我都已经从心里把他淡出了,多少年来我都是那么崇拜和依靠他,可是现在我觉得家对他来说仿佛有儿子的旅店那般,他对我更像是鸡肋。可是孩子就是这么执着的恋着他老爸,那个回来偶尔会来了兴致陪他打会儿仗,玩两下橡皮泥的人,那个会给他买一堆垃圾食品和玩具的人,所以我在想当孩子大到懂事懂爱了之后,还会恋着他吗。当然,男人混社会更不容易,但是有担当的男人应该能做到情感均分,精力均分,其实对于家庭和老婆孩子,有时候确实不用什么大动作,只是把你的时间分给他们一些,把你的注意力分给他们一些而已,不容易的男人不是你一个,你更不是最辛苦最忙于上进的那个。这是我搂着孩子时匆匆想到的。想完还得想办法转移孩子注意力,让他走出那种情绪,儿子这三年来总是在经历着太多分别,说再见,大人们总是要费一些心思和口舌婉转和他告别。没事的,儿子,你很快就长大了,不管谁走了,妈妈都陪着你。
儿子的敏感着实惊人,很多发生许久的事,某一天他会突然发表一句对那事的评价或者描述,可见那件事就始终没离开过他的脑子。每天晚上躺在床上,他都要把这一天发生的事情呆呆的想许久,然后一点一点回忆讲给我,许多事情细小得仿佛从桌上飘到地上的一个微尘,他都会捕捉到,每当我看到他眼睛盯着天花板一动不动在那里想,我就想敏感真的不好,它会让人活得很辛苦,我就是个例子,本来挺好的生活,就是让我自己越想越觉得自己来这世上就是浪费。那些长寿老人,大都是对什么都不在乎的,我想某人一定会好好活到一百岁或者一百五。
三年来,都没给孩子教什么,我是懒教育,我相信懒妈一定可以教出勤快仔,想起我小时候爷爷总是逢人就夸我,字写得好,作文写得好,没上小学前就能背唐诗三百首,宋词也能背很多,可是后来呢,什么都不说了。不过等他大点,还是会教他的,基本功还是要有的,至于后面怎么发挥只能尽人事听天命了。
儿子从生下来就很乖,很懂事,很讨大人喜欢,一岁之前基本没什么概念,那时候更多关心的是他几个月会坐,几个月会爬,几个月会走路之类。最忘不掉的是他第二次发烧我们去医院的路上他从老妈臂弯里探头看我的黑啾啾的眼睛,四十分钟的山路他就一直那么看着我,不知道是埋怨还是什么。
两岁那年是最难熬的一年,常常生病,我半瓶子咣当给孩子吃了大量凉药,同时家人又猛给灌饭,伤了孩子的脾胃,记得那时候孩子每晚都要哭醒几次,常常都会呕吐,也因此让我下定决心自己带孩子,使我走出了那段又痛苦又彷徨又无法脱离的混乱状态。最忘不掉是刚回西安一次情绪不稳暴打孩子时他一边摆着手后退一边说“妈妈,别打,我听话”时那惊恐的眼神。
三岁这年孩子身体好了很多,脾胃始终在调理中,一年也没吐过两次,我们娘俩相伴相依。人家都说“男人和孩子会让女人坚强”,男人就不说了,我当年的坚强和执着真是快成精了。孩子,真的让我坚强了,孩子发烧我抱着去验血、看病,到现在眼前都常常浮现我怕孩子看见医生就哭而把他远远放在椅子上让他自己坐在那里,他目不转睛又不安的看我的眼神,然后看完病冒雨回到家才发现走时没有关火,砂锅里的粥熬干,锅烧炸,灶台都是滚烫时我的淡定。我带着儿子四处溜达,自己找乐的日子也真是挺逍遥。有时候觉得很难熬,可是习惯了觉得挺安逸,特别是外面狂风暴雨,湿冷阴霾,屋里整洁干燥,孩子悠然玩着沙子,电视里欢歌笑语,我会隐隐有点感激,不要总和上比,多和下比比,就会安静下来。
三冬三夏才成娃娃,这据说是我姥姥的谚语。过完年准备送儿子去幼儿园了,小伙子终要走上社会了,希望三岁后我和孩子会更好。如果要给即将过去这三年打分,我给儿子打一百分。
-
PS:码完上面的文字,悄悄回到卧室躺在儿子身边,一摸,小家伙尿床了,刚才专心码字,明明听见他睡得不踏实,也没有去看。一边从他屁股下抽尿垫子,一边小声说:“看看,小屁股尿床了”,儿子翻了个身搂着我脖子含糊的说:“妈妈,我尿床了,对不起”。心顿时化成了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