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go 回复: 3 | 浏览: 717 |倒序浏览 | 字体: tT

Rank: 8Rank: 8

经验值
5956  
爱心活力豆
0  
宝宝生日
2014-10-30 
地区:
新城区
街道:
韩森寨街道
楼主
发表于 2013-9-26 14:35 |只看该作者 | 最新帖子 | 查看作者所有帖子 | 发短消息 | 加为好友 | 字体大小: tT

什么是面包呢?

有一种食物被称为人造果实,那就是面包,用五谷磨粉制作而成,品种繁多,各具风味。

所谓面包,就是以小麦、黑麦等为主要原料,磨成粉后加水、盐、酵母等和面,制成面团坯料,然后再以烤、蒸或煎的方式加热制成的食品。通常,我们提起面包,马上会想到欧美面包或日式夹馅面包、甜面包等。其实,按照前面所述的定义来划分,面包这一食品范围更加广泛,世界上还有许多面包种类,我们尚未知道。

世界上广泛使用的制作面包的原料除了小麦粉、黑麦粉以外,还有荞麦粉、糙米粉、玉米粉等。有些面团经酵母发酵,在烘烤过程中变得更加蓬松柔软;还有许多面团恰恰相反,用不着发酵。尽管如此,它们都被称为面包,其品种繁多,着实令人惊讶不已。


4 y7 A5 D( i' A* v, H

不同国家的不同面包

大概是在17世纪之前,那时到日本的葡萄牙人把面包及其名称带入日本。葡萄牙语中的\"pao\"据说来源于拉丁语中的\"Pane\"。在日耳曼语系中,面包的读音有所不同,英语中读\"bread\",德语中读\"brot\"。欧洲各国的面包,无论是\"pao\"\"bread\",都是借助埃及人发现的酵母菌制作而成的,无论它有多少变化,但源头可以说只有一个。

中东各国的面包,使用酵母菌,但并不等到充分发酵,就做成薄薄的面饼烧烤;以印度为中心的广大地区在制作面包时,并不使用酵母菌;中国的羌饼和馒头,似乎也可以称作面包。

据说,拉丁语\"panis\"中的词根\"pa\'在印欧语有饲养、喂食的意义。自古以来,面包就被认为是延续生命、养育生命的食粮。

这种延续生命的食粮,在世界各地传播,并随着时代的变迁而演化,乃至如今衍生出品种繁多的食品,实在令人感叹不已。可以说,面包代表了一个国家的食文化,也深深地融入每个国家的风土,反映了各国各地的民族性和国民性。了解了一国的面包,也就可以大概了解该国的国民了。


, N' \  P1 X* d6 J* t/ y
% w0 P) x5 p. C: ]' |

名国的不同品味方法

在措辞方面,日本人说\"喝汤\",而法国人则说\"吃汤\",因为从前的汤和现在的清汤或浓汤大不相同,那时人们在汤中放了许多肉类和蔬菜,的确是在\"吃汤\"而且,汤中还放了吃剩下的面包之类的食物。现在,有的还在汤中放一些能浮起的烤面包片,据说也是昔日遗风。

说来法国菜肴中使用的沙司,其制作最能显现厨师的手艺如何,而用面包的碎屑将盘中残剩的沙司擦拭干净后放入口中,并非吃相不雅观。早晨,把长棍面包和羊角面包浸泡在牛奶咖啡中进食,自然也不是粗鲁的举止。

英国面包,正是因为英国能够生产出优质小麦后才变得美味可口。面包切片烘烤后时食,据说也是因为有了优质面包后才产生的,而三明治大概也是如此。尤其,烤牛肉三明治还是英国人引以自豪的食品呢。

在制作薄形面包的地方,古时候就有用面包夹带或包裹着其他食物进食的习俗;如今,面包主要用来夹带菜肴,或者包裹其他食物了。

热狗和汉堡包就是巧妙利用了面包特点制作的食物,与美国人的国民性倒是极为符合的。

( V4 i( c8 h' \
+ s1 m" `' A# J; K# v/ U, o

面包,前一些时期主要还是切片面包和三明治等简便食品或小吃西点,现在正餐时当作主食品味的面包也日益受到人们青睐。有人将它叫作\"主食面包\"以区别于以往用作西点和快餐食品的面包。

如今,人们已经逐渐地习惯根据各国各地区的菜肴选用相应的面包品味,比如法国菜肴中已经有了与称为长棍面包和农夫面包相般配的佐餐菜肴,意大利菜肴中也出现了长棍面包和小圆面包。在日本尚未大众化的面包食品,诸如黑麦面包等,也在餐桌上登场亮相,受人青睐了。

现在,人们尝试着自己做面包,或者寻找符合自己口味的面包店就餐,或者讲究吃面包的方法……面包的品味方法日益增多,而且变化多样。


Rank: 10Rank: 10Rank: 10Rank: 10

经验值
27658  
爱心活力豆
0  
宝宝生日
 
地区:
雁塔区
街道:
电子城街道

Medal No.3 美食探店先锋队队员

长知识了
! a& s. X- E+ C; H. y
‹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世界各种面包品味法
快速回复

广东省通信管理局互联网清理整顿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20220217粤ICP备09174648号粤网安备案号:4406043011547公安机关备案号:44010602000111Copyright 2004-2017 盛成科技 All Right Reserved版权所有    版权保护投诉指引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 电子营业执照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粤网文[2016]7051-1702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电话:020-85505893/18122325185 举报邮箱:kf@mama.cn 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中国互联网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kf@mama.cn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