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阅读权限
- 20
- 精华
- 0
- 注册时间
- 2009-12-14
- 帖子
- 306
- 积分
- 1718
- 经验值
- 1586
- 爱心活力豆
- 0
- 宝宝生日
- 0000-00-00
- 地区:
- 高新区
- 街道:
- 高新区
|
(21)排排坐吃棒冰
昨天下班回来兴冲冲地到往家的楼下走,想着天气好孩子一定在石桌上写作业呢,昨天因为磨蹭都没时间弹琴了,今天得赶紧让孩子完成作业,把一部分钢琴曲子弹熟,要不周日上课没办法向老师交待。结果是一番场景:孩子与爸爸排排坐在长椅上,每人口里含着半个棒冰,动作出奇的一致,只是有个高矮之分。
心里很一下着急了,但是心里暗示自己不要表现出来太不高兴了。就说孩子怎么没写作业呢。他爸爸解释说他是回来帮忙采桑叶的,怕蚕没啥吃的了,我们顾不上采。说着就要去采了。我让孩子开始写作业,我上楼做饭。
忙了一会,从窗户上一看,孩子不见了。不用说爸爸带走采桑叶去了。心里这个气啊!拿起电话就要打过去质问,心里又赶紧强烈地暗示别打,消消气,让孩子有机会放松一会也挺好的,不会耽误太长时间的。过了20分钟吧,他爸反倒打电话问我:“孩子回去了吗?”笑话,你带着呢反倒问我。还说:“孩子也没告诉你他上哪了?”又是笑话,你带着呢怎么告诉我?我只平静地告诉他没回来,有种袖手旁观的感觉。
目前他在外住这种状况下,他才给了我说话的机会,才有可能不强烈反驳我。于是我就告诉他我对他今天回来后所做事情的看法。
我:你今天不应该给孩子买棒冰。
第一:孩子胃不好,经常肚子疼。不能吃冷饮,更不能空腹吃冷饮。
第二:孩子尿床,这几天还严重了,从来没有中午在学校尿床,昨天孩子竟然尿了,湿裤穿了一下午。尿床的孩子不能吃冷饮。
第三:冷饮里面添加剂对孩子身体不好。里面的添味剂影响孩子食欲。
第四:现在在全力以赴改孩子的坏习惯呢。我立规矩不能买冷饮和零食。现在放学回来都不要了,你一回来就给买了。破坏了规矩,另外孩子会对我逆反,认为还是爸爸好,我要什么都给我买,我妈妈不好,这无疑为孩子听我的话设置障碍,对妈妈反感严重还怎么纠正他的毛病?使他认为是妈妈在跟他作对或不爱倒也的问题不是他自己的问题。
第五:高尔基说过:“爱孩子是母鸡都会做的事情。”我们的爱不是对孩子有求必应,而应是大爱,看得远一些。孩子放学回来要个冷饮吃,这个我也能满足,我也愿意体味孩子拉着我的手,兴高采烈地去买回来吃,口里还不停地感谢妈妈这其乐融融的感觉。而且下面再让孩子写作业呀干什么的会顺畅很多,但我不能这样做,因为这就是利诱孩子,让他认为我们满足他的条件他才好好做作业,不满足就不好好做甚至可以发展为不做。作业是他份内的事情,是不应该带任何条件的。另外,不停地满足孩子的欲望,他的欲望会不断膨胀,总有我们无法满足的时候,到时候他会认为是我们的错,是我们没有满足他而不是他的要求过分。社会上的一些渣子跟年迈父母要求无果后,杀父弑母的,往往是父母过于溺爱对他有求必应导致的。别想着这事不可能发生在你身上,孩子一步步走向何方,父母的教养态度不可估量。
孩子他爸终于没有再跟我脸红脖子粗地说他那些歪理邪说,心里怎么想的,我不得而知。我想不会认同的,这就是我会他的了解。
后来找回来了孩子,孩子又是挑食,这个不吃那个不吃的,明显是看他爸爸在呢,跟我找事。后来我对他爸说,饭菜做好了,看你回来我多做了几个菜,你赶紧吃,尽快离开。
饭桌上
儿:我不喝汤(豆腐竹笋汤,咸淡适宜)
我:喝吧,这个可有营养了,一点怪味都没有。
他爸:你喝口,看看淡不淡,再放点盐。(他爸并没有喝呢。)
(我心里这个气啊,总是帮孩子找借口,万一孩子故意说濙,再放盐,可怎么喝啊!)
后来他爸吃完饭走了,孩子作业完成得也算顺利。只是弹琴时非常不爱弹,唉!纠结,靠这么哄着练几下,有何用啊!没点主动性,练一下就得再哄。练琴不爱练但是学琴时相当认真。难!
爱看书,老师每天要求看课外书半小时,他都要超时,每次都是太晚了,我硬把书抢下来的。有时想想,真不如就让孩子看个够,把弹琴的时间让出来给看书。但是还是不忍放弃钢琴。唉!我不懂,给孩子也辅导不了,挺难。原来孩子学电子琴时,我在孩子睡后干完家务活,每天跟着孩子的进度学,在孩子还没弹会时我先弹会,有时学到后半夜1点。把电子琴调到基本听不到的声音,但是钢琴声音调不了太小,我也就不好深更半夜地练了,就没跟,也就辅导不了孩子了。
这方面真的很笨,另外自从生完孩子,感觉脑子什么东西也记不住了。跟着孩子上了一堂钢琴课,简单的曲子也没印象。遇到孩子说哪里不会,实际他是故意的,我就只好看着五线谱一点点地推出来唱什么音。没有连贯性,根本辅导不了。唉!难啊!
有时孩子问我:“妈,你说我为啥要学琴?”我一时也答不上来。到底是还孩子以自由还是施加压力让孩子学一种乐器。矛盾中,还他快乐自由,感觉在荒废时间,另外也做事情半途而废,怎么培养他忍耐克已的精神。另外有哪些成功的人不是经过长时间的磨练、艰辛走来的呢?想不下苦功夫,不受苦就有所成就的是不可能的。
最近在看韩国夫妇写的一本书《七岁准备进哈佛》,刚开始还对这个书名很反感,封皮也很过时的那种,不像现在的书那么吸引人。结果一读,才发现是本不可多得的好书,有珍藏的价值,实际实用。他们培养了两个成功的儿子,里面提供了他们儿子成长过程中读过的有益的书的目录,并推荐了不同年龄段孩子的阅读书目。他们的理念就是与孩子同呼吸,跟着孩子一起学习、一起做事,什么都陪在孩子身边。这跟有的专家提出的培养孩子的独立性有点不一致,我感觉都有可借鉴之处,主要看自己孩子希望哪样。
[ 本帖最后由 思思思 于 2010-4-23 10:54 编辑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