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应该持怎样的态度 态度决定行为。面对宝宝的打闹,家长态度的正确与否将直接决定其处理方式是否恰当。那么,怎样的态度是正确的呢?我们先来做一个小测验。 下面列出的是面对宝宝打闹时不同家长的不同反应,您对照一下,看看自己是否和他们一样。 “打人宝宝”的家长 反应A:宝宝还小,他知道什么呀,长大些自然改了。 反应B:这么小就会打人了,这不得了,我一定要好好修理他! 反应C:唉!我是什么招儿都没有了,等着将来老师管吧! 反应D:爱打人是不好,不过至少不会吃亏,如果挨打我们更不放心了。 “受害宝宝”的家长 反应A:唉,天生这么弱,我又不能替他,这可怎么办? 反应B:谁家的小坏蛋,真想把他狠狠地打一顿! 反应C:我得教教他怎么打人,要从小学习怎么做一个男人! 反应D:以后坚决不让邻居家的坏孩子到我家来玩了! 那么怎样调整呢?面对宝宝之间的“争斗”,怎样的态度是正确的呢? 总体上来说,不管是“打人宝宝”的家长,还是“受害宝宝”的家长,都要遵循以下两个原则。 举重若轻:宝宝打闹是一件小事 不管是作为打人宝宝的家长,还是被打宝宝的家长,都需要树立这样的观念:宝宝之间的打闹都是一件“单纯”的事情。 这之中,更多的是宝宝这间社交活动的笨拙尝试,而且,即使出现了偏差,宝宝自我处理的能力比我们强。君不见,宝宝打了架,双方家长还在恶语相向的时候,两个宝宝却已经一起玩起了新游戏。从这个角度上来说,家长要向宝宝学习,要“举重若轻”。许多家长打挨打宝宝的疼痛看得“过重”,而错失了引导的良机。 举轻若重:宝宝打闹是一件大事 虽然宝宝打闹是一件“单纯”的事情,但它存在无限的可能性,许多平时自己不会注意到的事实,在打架这一尖锐的矛盾冲突中会难得地显现出来。因此又要举轻若重,要把宝宝打闹事件当成是宝宝和成人共同的发展契机。 对宝宝来说,通过打闹的过程,可以学习认识和约束自己的情绪,学习多种交往方式和处理事情的方式;对成人来说,通过处理打闹的过程,可以明了家庭作为安全基地的意义,理解家长所发挥的真正的榜样作用等等。 接下来,我们进入宝宝打闹的现场,通过实例看看类似的打闹事件要怎样处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