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阅读权限
- 100
- 精华
- 3
- 注册时间
- 2009-10-31
- 帖子
- 911
- 积分
- 8245
  
- 经验值
- 8245
- 爱心活力豆
- 2
- 宝宝生日
- 2009-05-02
- 地区:
- 灞桥区
- 街道:
- 灞桥区
|

本帖最后由 我爱子非 于 2011-7-27 00:14 编辑
你是否会很经常口无遮掩评价自己孩子的举止,言行,容貌,脾气,教养??
又或者你身边的人是否会肆意的评价你孩子以上的种种?
所用语言不外乎是:
这孩子皮肤真黑;
这孩子眼睛好小啊,哈哈哈哈,怎么一点也没随妈妈(或者爸爸)
这孩子的头发真少,怀孕的时候没好好吃核桃吧。
这孩子真胖,快减肥吧。
这孩子怎么这么爱吃东西?爱贪嘴?
爱乱跑?
不安静?
懒虫不走路?
你看看人家?
以上的话,要是你没有听到过,恭喜你中大奖了,你真的生了个十全十美的优质儿童,牛妈很为你高兴。
很不幸,以上的种种评价,基本都是针对陈小牛的。陈小牛很悲哀的皮肤黑,头发少,胖嘟嘟小眼睛,贪嘴吃零食,还老让妈妈抱。
其实这些牛妈以前也会说,但是现在不会了。
为啥?
因为以前太不尊重孩子了,我身边的人,包括我自己在内,都没把孩子当人,就当做一个P事不懂得小把戏而已,仗着自己多吃几年盐多走几年路,虚长了几岁。就凭这个,就开始对孩子这个独立的自然人肆意的笑骂嬉笑评价。
想想真的很不公平,孩子也是人,拥有人类的一切完善的生理系统,而且正是经历着人生最重要的时刻,需要父母仔细的帮助建立自信,各种的自信。但是我们很多人没有意识到,反而挫伤孩子,这不是很浑么?
你以为这样说没事么?你以为孩子都是浑浑噩噩的小把戏么?
你真的错了。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家长不要轻易给孩子下判断,例如;懒,馋,小疯子,没家教,不爱学习,等等。
这样无异于让孩子有了负面的心理引导,孩子会在潜意识里认为我真是这样的坏孩子。
家长按着自己的意愿评价孩子,对孩子期望值太高,总是不满意,不接纳,不满意,不包容。
换言之家长都对孩子没信心,你指望孩子能有多良好的表现?
举例:
陈小牛同学前段时间略有口吃,孩子的爸爸总是强调:慢慢说,慢慢说别急。
牛妈制止牛爸的言行,并且提醒所有接触我孩子的人,不得在小牛面前提示这件事,忽略就好。但是不管小牛说什么,一定要弯下腰注意倾听。
一星期后口吃自然消失。
孩子这个时候出现口吃,只说明一个问题,就是大脑的反应快于语言,作为父母或者养育人,忽略是最明智的做法
如果我们一直强调不要口吃呢?如果一直强调慢慢说不要急呢?如果我们总当着孩子的面和别人说这孩子口吃呢?
陈小牛估计十有八九会成为顽固的口吃症患者。
成年人可能也会有这样的经历,就是你越是提醒自己不要紧张就越紧张 。你越是在意某件事的结果偏偏就会差强人意..............
别紧张,放轻松,忽略一下就会好 。这个办法适用于孩子,同样适用于大人。
上面说言行,下面举例说相貌。
牛妈从内心里明白陈小牛童鞋很不会长,集缺点于一身,也当着孩子的面评价过N次。
可是有一天 ,牛爸牛妈带小牛去游泳,牛妈在更衣室里吹头发。陈小牛也拿着一个没有插电源的电吹风模仿妈妈的样子,这时候出现了以下对话:
更衣室里面的服务MM:小朋友,你干啥呢?
陈小牛:我吹头发呢(陈小牛基本等于光头)
服务MM:你有头发没有啊
陈小牛无限忧伤的叹口气,边舞动吹风机边幽幽滴说:我头发不多,唉............
说实话牛妈当时很震惊,因为这时候的陈小牛活脱脱一个怨妇形象,这不就是哀怨中的牛妈造型么?
陈小牛,对不起,妈妈郑重的和你道歉。
再举例
小区活动中心内,陈小牛和一个小MM玩的正开心,MM皮肤很白
周围有人顺嘴的:
优优啊,你怎么不会长啊,你看人家长得多白,你看看你,黑蛋一个。
陈小牛转身看看那人,很受伤的躲在我怀里
妈妈,我不黑.........
牛妈想起了自己小时候,很多人说我皮肤黑,很丑,很胖,一点不秀气,不像女孩。
那些大人说过了无心的几句话,大概想不到孩子心里有多痛苦,多自卑?
牛妈小时候真的是为了自己不白,不秀气而很自卑难过的。
经历过,就知道那有多受伤。
所以那天牛妈抱紧小牛,对着那个人很平静而有礼貌的:请以后不要这样说我的孩子。
这个时候牛妈已经意识到了,一定要开始保护孩子的自尊,作为妈妈,保护孩子的身心不受伤害是最基本的。
你不能封住别人的嘴巴,但是你可以有教养有礼貌的带着孩子离开。
晚上,小牛在我牛妈身边玩,忽然俯下身凝视牛妈的眼睛 。
“ 妈妈”
“ 嗯?什么?”
小牛的小手轻轻捂上妈妈的眼帘
“我想要妈妈的眼睛”
“ 为啥呢”
“妈妈眼睛大,有.......毛(我的小牛,那叫眼睫毛好不好),好看”
“那优优的眼睛呢”
“我眼睛小”
“眼睛小就不好看吗”
“嗯”
牛妈叹口气放下手中的书抱住小小的小牛
“优优的眼睛小,但是和大眼睛一样好看,妈妈就觉得优优的小眼睛最好看,比谁眼睛的都好看”
...........孩子的自尊心保护重建工作正式提上日程,从即日开始实施,
此项工程关系到孩子的身心健康,必须谨慎小心执行
工程结束期限?
无期限..........
后续篇
看了很多妈妈们的回复,大多数比较认同我的观点,就是不要在孩子面前肆意评价,但是也有妈妈说要正视自己的缺点,不要逃避
牛妈想说,首先不能让孩子认为自己的外貌有缺点而自卑,如果皮肤黑,或者眼睛小就是缺点,那么残疾人呢,盲人呢,是否是更严重的缺点呢?
外貌是天生的,本无绝对的美丑之分,每个人说美或不美都是带着自己的主观色彩再加上社会流行的审美观影响。所以,忽略外貌,引导孩子尽量自信起来吧,要让孩子相信健康,阳光,善良,自信的人就是最美丽的人。
大家都看过《窗边的小豆豆》一书吧,最佩服里面的小林校长。
小林校长的巴学园游泳课,是可以不穿泳衣下水的
这样做目的:是为了让大家明白,身体是纯洁的,心灵是美丽的
然而小林校长的另一个良苦用心,是为了让其中一个身有残疾的孩子自信起来。
让他能克服自己的自卑,在阳光下和大家一袒露身体。
让他感觉他没什么不同,残疾的身体也是很有活力的,也能和大家一起自由的嬉戏玩耍。
如果妈妈们有时间,请一定熟读这本书,牛妈的很多育儿观念来自于这本书内的小林校长,值得一再的深读反思。
希望妈妈们都能够做孩子的好妈妈,好朋友,小林校长。
大家一起努力吧。
|
-
总评分: 经验值 + 25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