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主义的风波
从英国回来,李泽武一度没有找到方向,于是想再去美国读硕士。美国领事馆的朋友说,你的签证没问题,你就说你要fix(修理)中国教育。他笑着说:“但没管用,两次都没签过。” 不久,他就和黄晓星、张俐这两个从美国回来也准备“修理”中国教育的同伴创办了成都华德福学校。和他们一起的,是一群同样带着理想主义要改造中国教育的人,包括几名大学生志愿者。
激情维持了半年。大家都不拿工资,只拿几百元的补贴,但由于生源不多,仅靠各方捐赠,学校仍难以为继。“老师都有点儿打退堂鼓。”李泽武回忆道。黄晓星说:“关键是出现了怀疑,能不能在这里坚持下去。” 资金紧张渡过后,更大的风波出现了。2005年9月,定岗定工资的动议被提出。同时教师内部也有强烈反对的声音,认为既然没有人是冲着钱来这里的,那就全无此必要。一部分教师因此选择了离开。
如今担任三年级主课老师的李红育,2005年2月来到这里时,完全没有利益上的考量。虽然她并不反对定岗,但心里还是有些失落。“那会儿开会,气氛特别沉重,大多数人都沉默。”她回忆说,“有的老师原本把这里当做净土和庇护所,但现在发现它不再是了。” 留下的人逐渐从一种单纯的快乐过渡为充实的忙碌。据说现在老师们的工资,低的1100元左右,最高的也不过2000多元。
这所学校明确提出,自己是非营利的。“但是很多人误解了非营利。非营利不是说不营利——否则学校发展哪来的钱,而是指营利不用于自己的分红。”李泽武说,学校现在已经开始每年积累资金,发展状况良好。
他介绍了目前学校的收费标准:幼儿园每年学费5000元,每月月费780元,但老生仍按3500元和600元收取。小学每年学费 9800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