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go 回复: 0 | 浏览: 5237 |倒序浏览 | 字体: tT

Rank: 8Rank: 8

经验值
5015  
爱心活力豆
0  
宝宝生日
2021-06-22 
地区:
街道:
楼主
发表于 2024-12-10 17:47 |只看该作者 | 最新帖子 | 查看作者所有帖子 | 发短消息 | 加为好友 | 字体大小: tT
9岁男娃“不太机灵”,竟是甲状腺出了问题?
  9岁的小男孩小宇,本该是活泼好动的年纪。可他却没有其他小朋友活泼,同学们说他“反射弧长”,“不太机灵”,连个子也比同龄小伙伴要“矮一大截”。由于近两三年食欲减退,时不时地腹胀,家长一直以为是“脾胃虚”。在当地医院断断续续调理了很久,却始终没有明显地改善。直到家长带小宇来西安儿童医院内分泌遗传代谢科就诊,医生通过检查发现小宇竟然患有“甲状腺功能减退症”。


 什么是甲状腺?
  甲状腺是人体最大的内分泌器官,位于颈部器官的前下方,形似蝴蝶。

 甲状腺所分泌的甲状腺激素是维持儿童生长发育必不可少的一种激素



 什么是“甲减”?
 “甲减”全称为“甲状腺功能减退”,是由于甲状腺激素合成和分泌减少或组织作用减弱导致的全身代谢减低综合征。其病因分为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及获得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两大类。
  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的病因有:原发性甲减(甲状腺发育不全、甲状腺合成障碍)、继发性甲减(又称为中枢性甲减,一般因下丘脑或垂体病变导致)、外周性甲减(甲状腺激素抵抗或者甲状腺激素转运缺陷)以及暂时性甲减(母亲抗甲状腺药物治疗、母亲或新生儿缺碘或碘过量、早产儿甲状腺发育不成熟等)。


 获得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的病因有:桥本甲状腺炎以及颈部外伤、手术等甲状腺自身受损,或者颅脑外伤、手术、肿瘤等造成下丘脑、垂体受损,均可导致甲状腺激素合成减少。
 关于“甲减”与身高
  甲状腺对生长的作用主要是促进蛋白质的合成,,且促进组织的分化、发育、成熟,促进钙、磷在骨质中的合成代谢及骨、软骨的生长。当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时,孩子的生长发育缺乏足够的甲状腺激素的支持,骨膜内和软骨内线性生长受损,进而发生骨骺线不闭合,延长骨化时间,使之骨化进程较缓慢,骨龄较正常年龄延迟,可导致不对称的四肢短小性侏儒症。


 儿童期的生长则以生长激素轴调控为主,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继而使生长激素的分泌受到抑制,生长激素分泌不足使得患儿生长速率进一步下降,甚至出现生长停滞。所以小宇长不高的原因终于找到了。
  除了“矮小”,“甲减”还有哪些表现?
  甲减的症状与患者的年龄和发病时间有关。
  ① 新生儿及婴儿期
  三超:过期产、巨大儿、生理性黄疸延迟。
 三少:少吃、少哭、少动 。
 五低:体温低、哭声低、血压低、反应低、肌张力低。
 其他:心率慢、心音低钝、便秘、腹胀、前囟大、后囟未闭等。
  ② 儿童期
  特殊面容:唇厚舌大、舌外伸、眼距宽、眼裂小、鼻梁宽平、表情淡漠、毛发稀疏、无光泽、前发迹低;
 发育落后:运动发育迟缓,语言和智能发育落后,乏力、听力减退、感觉迟钝;身材矮小。
 心血管功能低下:脉搏细弱、心音低钝、心脏扩大、伴心包积液;
 消化道功能紊乱:胃酸减少、纳呆、腹胀、大便干燥、便秘。
 其他:出现学习障碍,注意力下降,记忆力下降,青春期延迟。
  ③ 青春期
  女童:可能导致月经频发、量多,引起贫血。
 男童:可能出现睾丸发育不全。
  甲状腺问题需早发现、早治疗
  我国《母婴保健法》规定,所有新生儿生后都必须进行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的筛查(即新生儿足跟血筛查)。但并非所有的甲减患儿通过一次筛查就可以检出。因此家长应密切关注孩子的生长发育情况,一旦发现身高增长缓慢或有食欲减退等异常症状,应及时就诊于儿童内分泌专科,一旦确诊为甲减,应在医生指导下进行规范治疗。
 甲减儿童如果及时确诊,并及早开始口服药物左旋甲状腺素钠片,就可以缓解症状,生长缓慢或停滞的现象将会大幅度得到改善。
 但临床上由于很多孩子症状延迟、确诊太晚,这时候往往需要甲状腺激素和生长激素的联合治疗,才能在宝贵的生长发育结束前,到达理想的身高。
 医生提醒,如果孩子存在个子矮的问题,同时伴有其他异常症状,要及时筛查甲功。
 
‹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孩子长不高,看着“不太机灵”?当心是甲状腺出了问题! ...
快速回复

广东省通信管理局互联网清理整顿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20220217粤ICP备09174648号粤网安备案号:4406043011547公安机关备案号:44010602000111Copyright 2004-2017 盛成科技 All Right Reserved版权所有    版权保护投诉指引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 电子营业执照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粤网文[2016]7051-1702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电话:020-85505893/18122325185 举报邮箱:kf@mama.cn 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中国互联网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kf@mama.cn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