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阅读权限
- 90
- 精华
- 3
- 注册时间
- 2008-2-29
- 帖子
- 566
- 积分
- 3398
   
- 经验值
- 3318
- 爱心活力豆
- 4
- 宝宝生日
- 2006-11-08
- 地区:
- 雁塔区
- 街道:
- 雁塔区
|
保养品需要小心或避免的成份2 `# M% ]' R7 ?- Y1 g+ z ]5 E
+ j+ _) J, P- u. t: Z: w; t 一些比较具有争议性或者是容易引起肌肤产生过敏、面疱的成份,在购买保养品时不妨仔细过滤,以免肌肤出现问题. ^) t3 W- U# }+ M" f
/ ]+ k5 C U- ?7 j
1.清洁成份:SLS及SLES:SLS(12火完基硫酸钠Sodium Lauryl Sulfate)及SLES(聚氧乙烯火完基硫酸钠 Sodium Laureth Sulfate)这两种阴离子界面活性剂起泡性强,较偏碱性,由于成本较低,所以时常出现于开架式或是一般的洗面产品当 中,然而其刺激性较强,尤其是SLS还是网络之前所盛传的致癌成份。
. q# f& U" l- R6 @8 b X% |7 r0 [- t" S" a# `( U% }( c2 k! n
2.皂性成份:一些霜状洗面奶看似滋润,事实上是含有皂性,因此碱性较强,比较刺激肌肤,不太适合干性及老化的肌肤使用。由于皂是由碱剂与脂肪酸所合成,所以若同时看到洗脸产品成份同时列出脂肪酸与碱剂,即为皂性成份。常见的脂肪酸有:肉豆蔻酸(Myristic acid),月桂酸 (Lauric acid)、棕榈酸(Palmitic acid)、硬脂酸(Stearic acid),常见的碱剂有:氢氧化钠 (Sodium hydroxide)、氢氧化钾(Potassium hydroxide)、三乙醇胺(Triethanolamine)- K# p, \4 f* X( k' r* K' |$ J5 z
: u j+ E2 H$ m) e
3.致敏成份:造成肌肤过敏的成份有太多种可能,一般较为熟悉的是酒精(Alcohol或Ethanol),许多化妆水及一些精华液会使用酒精的成份让肌肤感觉清凉舒爽,然而酒精若添加过多也会加速肌肤水分蒸发,造成肌肤干燥、刺激,导致过敏。此外,有部分人会对羊毛脂(Lanolin)产生过敏,容易使用保养品过敏的人则需特别留意。然而根据统计真正引起过敏机率最高的成份其实是保养品中的香料、色素及防腐剂,这些成份真的很难避免,因此肌肤容易过敏的人则需尽量选择标榜无香精(Fragrance Free)、无酒精(Alcohol Free)、无色素(Colour Free)、低防腐剂的低过敏性保养品(Hypoallergenic)为主。另外一些会造成光过敏的保养成份也必须特别小心,例如柠檬(Lemon)、佛手柑精油 (Bergamot)、果酸(AHA、Glycolic acid)、A醇(Retinol)等等。
- _1 R+ s. a7 x
' k# }, u5 y- ]# G( K/ W8 s4.防晒成份:一些化学性的紫外线吸收剂由于较为刺激,在选择防晒产品时应尽量避免这些成份,如Benzophenone 3(二苯甲酮-3又称为 Oxybenzone或是2-hydroxy-4-methoxybenzophenone)及Benzophenone 4(二苯甲酮-4又称为 Sulisobenzone或是2-hydroxy-4-methoxybenzophenone-5-sulfonic acid)这两种防晒剂可能有会引起荨麻疹、湿疹的案例,也有光过敏的反应,而PABA(氨基苯甲酸)、Octyl dimethyl PABA(二甲氨基苯甲酸异辛酯)及 Phenyl benzimidazole sulfonic acid(磺酸)则有照光后引起致癌物质的疑虑,在选择防晒产品时应特别避开这些成份。 + p# c! B/ m3 E
3 o# T3 |5 ~9 Z. l, _( K
5.致痘成份:一些保养品中的油脂、合成酯类或是乳化剂容易造成肌肤毛细孔阻塞,或是刺激肌肤发炎导致面疱,容易长青春痘的人,这类容易造成痘痘产生的致痘成份(Comedogenic)就要特别小心,例如矿物油(Minerol Oil)、液态蜡(Liquid Paraffin)、凡士林 (Vaselin)、石蜡(Petrolatum)及14酸异丙酯(Isopropyl myristate)等等方,护' l! S/ x9 ]/ D# g; v# _
, O; ^9 `; i" p9 c! S! b8 w# D[ 本帖最后由 瞳灵 于 2008-7-9 21:22 编辑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