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my是个中国孩子。他一出生就开始接触英语,3岁那年跟随家人前往澳大利亚墨尔本居住生活了将近一年时间,平时看见什么,妈妈就教什么。6岁的时候,Tomy已经掌握了500个左右的常用英语单词。可是,他在国内幼小衔接班却没有能够通过英语等级选拔考试。因为,当老师问他:“How are you”的时候,他回答的不是:“Fine。Thank you,and you?”而是回答在国外经常说的,“I am good,how are you。” Tomy小朋友的经历说明了什么呢?英语尽管是舶来品,但是英语的教学形式却是中国的——只有一个标准答案。其实,国内基础教育的英语教学不仅形式有问题,内容也并不尽如人意。 “What do you want,Daming?”“I don’t know。What’s a hotdog?Is it a…”“No,it isn’t a dog。That’s a hotdog。”这是北京市众多小学选用的某套校本英语教材的课文内容。在英语专家们的眼里,这些都属于生存英语,是提供给移民学习的语言。可是,国内小学的英语教材内容绝大多部分都是生存英语。然而,中国的生活环境、社会环境几乎没有生存英语的用武之地。结果,小学生们只是一味地学习生存英语、背诵生存英语,最终导致对英语学习越来越没有兴趣。 更让人哭笑不得的是,北京市初一年级英语教材竟然还是从“Good morning”学起。难道北京市中学英语教材并不与小学英语教材衔接吗?北京市教委拟规定,小学三年级前不开设英语课程。依笔者之见,这样的英语倒不如不学。 有关研究认为,国内绝大多数小学、初中、高中英语教材是以话题为主进行设计的。课文的话题是根据特定的语法和结构进行编写的,往往以交际为中心,以满足在国外生活为目的,因而具有很强的实用主义色彩。但是,国内英语教育缺乏人文关怀,背离了语言学习的原则和规律。 不可否认,中国学生学习英语的投入非常大,学习效果却非常差。因为包括中考、高考在内的所有英语考试,考察的几乎都是语言知识和听、说、读、写技能的训练。所以,包括国内中小学以及新东方、环球雅思等英语培训机构几乎全部为“实用”而教,为“考试”而教,既背离了英语作为一个沟通交流工具的核心,又背离了英语作为一门教育学科的本质。 当前教育改革的矛头指向英语,确实说明国内英语教育存在诸多的问题。但是,国内英语教育的问题并不是英语教育独有的问题,而是国内教育普遍存在的问题。因为中国的教育本身就是生存教育,实用、功利的教学目标,导致了中国教育始终没有走出知识记忆和技能训练的怪圈。从某种角度看,英语是替中国教育的弊病背了黑锅。 一位前教育部的官员,在自己的微博上为国学鼓与呼、为取消小学英语鼓与呼。不知道北京市中、高考改革方案中,提高语文科目分值、降低英语科目分值是否与此君的鼓与呼有关系。但是,说一句不中听的话,无论语文还是英语,都是语言教育学科。语言教育的目的,是通过地道的语言和有趣、有意义的内容对学生进行文化教育、人文教育和能力培养。 都说中国式英语是死记硬背。那么,中国式的教育哪一科不是死记硬背呢?数学需要背口诀,语文需要背课文,化学需要背元素,物理需要背公式……至于国学嘛,肯定少不了背四书五经了。如果不能够摆脱分数、应试的束缚,不能够真正回归教育的本质,中国的教育教什么学科都是“换汤不换药”。 中、高考语文科目分值提高,语文教师有扬眉吐气的感觉。但是,中国的语文教学与英语教学其实如出一辙。学拼音、背字词、划分段落、归纳总结……笔者一直怀疑,中国的英语教学就是脱胎与语文教学。 语文教学中,最令小学家长们无语的就是作文。教学质量好的小学,语文老师通常让学生自己写作文,再指导着反复修改,直到达到一类文的标准。临近期末考试,老师们会让学生们背熟自己的作文,再设计多种作文题目,让学生们根据题目准备相应的开头、结尾。等到期末语文考试的时候,学生们直接“照搬”自己的作文就万事大吉了。当然,这还是负责任的学校。一些基础相对薄弱的学校,老师们会让学生家长购买各类小学生优秀作文选,帮助孩子们对范文改头换面,再背诵下来应付期末考试…… 教育的目的是育人。但是,中国教育在某些地方是误人。如今,很多“有识之士”倡导学习国学。其中,不排除极个别的人打着国学的旗号做着类似英语课外辅导的买卖。如果不能够以育人的方法教授国学,那么很有可能培养出来的都是一些“满嘴仁义道德,一肚子男盗女娼”的“饱学之士”。 (注:本文转载自“郑勇--凤凰博客”,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
|